2
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庄闲和的玩法怎么赢 > 新闻动态 > 孩子长大后“和妈妈亲不亲”, 其实小时候就有预兆, 一定要重视
孩子长大后“和妈妈亲不亲”, 其实小时候就有预兆, 一定要重视 发布日期:2025-07-19 11:14    点击次数:144

最近在看张雨绮和韩庚主演的电视剧《绽放的许开心》,里面有个气人男二“妈宝男”钱浩。

这个钱浩为了他妈,真的是啥事都能做出来,怒怼老爸,动手打现任老婆,甚至弄丢了亲生儿子,妈妈得了病,他就像丢了半条命,卖了房子,离了婚也要带老妈去国外治疗……

作为钱浩的爸爸、老婆、儿女,摊上这么一个人,只能认倒霉,但作为钱浩的妈妈,能把儿子养育的如此孝顺,也是一种能力,只不过她这种能力有点发挥过度,把儿子养成了“妈宝男”。

为什么现如今“宝妈男”越来越多?究其根本,原因还是在妈妈身上。

很多妈妈担心孩子长大后与自己不亲,所以对孩子过度保护、过度干涉,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维系母子关系。

其实完全没必要,因为长大后“和妈妈不亲”的孩子,往往在小时候就有预兆:

跟大家分享一个真实案例:

我有一个邻居,她自从结婚生下女儿,到现在差不多快10年没跟家里主动联系过了,父母经常给她打电话,她还十次有八次不接,偶尔有次接了,父母想让她回家看看,她也总说没时间,也不肯让父母来自己家。

为什么父母健在,邻居过得却像没有父母一样?

跟邻居深入沟通后,我才知道,原来她是计划生育外超生的孩子,当时父母担心被查到影响工作,所以在她很小的时候,就把她送到了老家爷爷奶奶那去养。

父母总是隔上一段时间去看她,也给她买很多东西,但在她上高中之前,从来没接她回过家。

所以,她始终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,觉得父母不是真心爱她,导致她与父母的关系变得如此疏离。

虽然邻居这种情况只是个例,在现实生活中不常见,但通过她的经历,我们却可以悟出一个道理,那就是孩子对父母的疏远不是突然的,而是慢慢形成的。

孩子与妈妈不亲的信号:

信号一:孩子的“身体”在躲你

心理学家托马斯·刘易斯认为:“触觉是人类最早发展出来的感官,亲密的身体接触,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来源。”

当你与孩子一起逛街,下意识的与ta牵手、搂肩;当你出差回来,好久不见孩子,想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时……

ta却感到不适,甚至下意识的往后缩的话,就说明他的身体在躲你,他潜意识里想和你划清界限。

这类孩子,往往很难与父母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连接,长大后自然很难与你亲近。

修复亲子关系的建议:

反思下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是否出现过过度干涉孩子自主性等类似情况,比如总是替孩子做决定,不允许孩子独自做决定,孩子表达不同意见时,总是以“为你好”的名义压迫孩子……

如果存在以上情况,你就需要在未来的日子,学会尊重、倾听、理解孩子,并给他们以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去探索世界。

信号二:孩子的“心”在躲你

《非暴力沟通》作者马歇尔·卢森堡提到:如果父母总是用简单粗暴的语言回应孩子,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,孩子就会逐渐关闭心扉,与父母的心理距离也会越来越远。

如果你发现,孩子即使不开心,也不愿告诉你原因;即使遇到困难,也不愿寻求你的帮助:甚至你主动询问时,他还会表现出不耐烦或者冷漠的态度。

这就说明孩子的心在躲你,他们不愿意与你分享内心的想法与感受。

这类孩子,一旦远离家,远离妈妈,就很难再与父母经常联系。

修复亲子关系的建议:

反思下自己在与孩子沟通时,是否经常忽略他的情绪,只关注事情本身,或者总是用命令的口吻说话。

如果是这样,试着改变沟通方式,多倾听、多理解、多鼓励,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。

信号三:漠视父母的付出

《心理学与生活》中提到:感恩教育是亲子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缺乏感恩教育的孩子,很难与父母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。

你精心准备了一桌子的饭菜,孩子尝都不尝;你加班到深夜,孩子却抱怨你没有时间陪他;你生病难受起不来床,孩子却视而不见,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……

这说明你正在养出一个不懂感恩的孩子,就算你付出再多,他也会对你的付出漠不关心,甚至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。

这类孩子长大后,不仅不会跟妈妈亲,甚至还会逼迫父母“输血”养活自己,一旦你满足不了他,他还会心生怨恨,在你需要帮助、照顾时,也很难给予援手。

修复亲子关系的建议:

反思下自己是否在日常生活中过于强调自己的付出,而忽略了引导孩子去理解和体会这种付出背后的爱,以及是否缺乏对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,或者孩子身边的人是否给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样。

如果是这样,一定要从现在做起,改变教育方式,多与孩子沟通,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,同时也要引导孩子学会感恩,理解父母的付出。

【今日话题】

你的孩子有以上疏远信号吗?你是如何修复亲子关系的?

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言论,供其它家长学习参考~



上一篇:朱正茂老师童子课《摘莲蓬》步骤图

下一篇:没有了